“ 对千亿市值的通威股份来说,收购不了润阳股份也并非就是坏事。”
通威股份在面临润阳股份收购挑战的同时,自身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且负债规模高企。尽管管理层对公司的流动性表示乐观,但货币资金的减少和短期负债的激增表明通威股份在进行大规模收购时需更加谨慎。润阳股份的高负债率和流动负债占比,以及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收购的风险,使得通威股份的收购决策更加复杂。
停产风波致通威股份50亿元收购案生变
日前,润阳股份被曝海外项目停产。通威股份随即公告称,截至目前,相关工作尚在进行中,交易各方仍在持续就交易相关事项进行磋商,“不排除原交易方案可能存在调整或终止的风险”。今年8月14日,通威股份曾公告,拟以50亿元收购润阳股份51%股份。
据媒体报道,润阳泰国4期组件厂已停工,润阳泰国电池片工厂也宣布放假,泰国工厂能否复工尚未可知。润阳股份内部文件解释了组件厂停工原因,“生产受相关政策及市场需求影响,目前订单不稳定,对生产连续性造成影响”。另外,润阳股份在越南的硅片工厂目前也严重开工不足。
展开剩余83%据悉,泰国是润阳股份此前较为重要的海外产能布局之一。据润阳股份去年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润阳泰国主要发展太阳能电池片业务,生产P型电池。截至2022年末,润阳泰国的总资产为32.57亿元,净资产为11.77亿元。2020-2022年,润阳股份在泰国地区营业收入分别为1138.31万元、5985.20万元、2.08亿元,增长迅猛,同期,润阳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98亿元、106.17亿元、220.38亿元,归母净利润5.13亿元、4.86亿元、20.39亿元。然而,近年来,光伏行业正由P型电池向N型电池迭代,有机构预计2024年N型产品占比将高达七成,P型电池的市场占比将受到明显压缩,如此看来,润阳股份的泰国工厂应该是受到了直接影响。
此外,润阳股份的主要生产基地还包括盐城润阳电池生产基地、宁夏石嘴山多晶硅生产基地、建湖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盐城海博瑞组件生产基地、云南曲靖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等。
其实,除了泰国工厂,润阳股份在国内的重要基地早就出现停摆的情况。从7月份开始,受光伏行业中PERC太阳能电池片(P型电池的一种)的市场份额下降、价格下滑,以PERC产能为主的润阳盐城电池工厂逐渐减产,并在9月初宣布放假。据相关媒体报道,润阳盐城电池工厂的员工曾表示,管理层暗示已经没有订单可以开工,也没人能够保证复工。据了解,江苏润阳世纪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世纪”)给员工提供了三种选择,一种是接受放假安排等待复工通知;另外两种都涉及离职赔偿。润阳世纪是润阳股份电池业务经营主体。
在《放假告知书》中显示,放假时间为2024年9月2日-2024年10月8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若提前或延后复工以公司通知为准。随后,《局市》多次拨打润阳世纪在工商登记的电话号码,了解润阳盐城电池工厂的复工情况,始终无人接听。
另一方面,商务部官网信息显示,10月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初步关税,其中泰国高达23.06%,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分别为8.25%、9.13%、2.85%。在11月末预计将公布另一项反倾销关税初步裁定,但具体税率仍存变数。早在6月,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工厂就密集传出停产的消息。
要知道,通威股份向润阳股份抛出橄榄枝,以50亿元收购其51%的股权,在外界看来,是看中了润阳股份位于泰国的海外产能以及泰国、美国的海外渠道。对比组件龙头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在海外布局比较晚。通威股份也坦言,最看重的是润阳股份的全球化优势,此次交易能够有效补充通威股份海外产能布局,帮助公司拓宽海外高溢价市场的销售渠道。“最核心的资产,即位于泰国的电池片工厂”,在润阳股份员工看来,“通威股份的电池和公司的电池产品是重合的,通威股份看重的是公司在泰国和美国的销售渠道”。
但是,润阳泰国工厂停产,以及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进口太阳能产品加征的关税,无疑都会降低润阳股份对通威股份的吸引力。
通威股份业绩下滑,财务压力增大
8月14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向润阳股份进行增资及收购相关股东股权等方式,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具体来看,通威股份将通过两步最终控股润阳股份。首先由润阳股份的间接股东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达集团”)对润阳股份进行现金增资10亿元;通威股份在完成对润阳股份尽职调查以及审计、评估工作,并与各方达成正式增资具体方案后,通威股份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向润阳股份现金增资,同时现金收购悦达集团前述增资10亿元取得的润阳股份股权,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股权。上述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
按照计划,收购完成,通威股份在海外的布局将得到完善。但人算不如天算,润阳股份出现如此危机,通威股份或许会调整原交易方案或终止这次收购,也就是说收购润阳股份的价格或会下降,或者直接面临收购泡汤。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通威股份来说,似乎都没那么糟糕。一方面,通威股份自身正面临着巨额亏损以及高负债;另一方面,多方面来看,目前,润阳股份或许也并非是多优质的标的。
通威股份三季报数据显示,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44.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4.47%;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682.72亿元,同比下滑38.73%。另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甚至直接亏损8.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27.84%;年初至报告期末亏损了39.7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24.37%。
同时,在通威股份激进的扩张下,负债规模高企。截至9月末,通威股份长期借款为461.62亿元,较年初的287.55亿元增长了60.54%;此外,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79.81亿元,较年初的20.23亿元增长294.41%。
在11月4日通威股份的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有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第三季度短期负债规模增加,叠加到收购润阳预计花费50亿,公司对保障公司短期流动性有何安排?”公司管理层对此乐观认为,“目前公司在手货币资金(约164亿元)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约146亿元),能够保障后续正常的资金使用计划及经营安排。”
尽管如此,通威股份的货币资金已经减少了很多,截至9月末为164.65亿元,年初为194.18亿元,减幅为15.21%。2024年1-9月,通威股份的短期借款增加了776.46%,从年初的2.14亿元增加至9月末的18.76亿元。这表明通威股份在进行大规模收购时也需要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
至于拟收购标的,润阳股份也曾向IPO发起冲刺。据悉,润阳股份于2023年6月29日获得中国证监会IPO注册批复,该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然而,一年过去,润阳股份IPO以批文失效而告终。润阳股份当时计划募集资金40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说明公司对资金量需求大。公司由于规模扩张,负债率也保持较高水平。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2022年,润阳股份负债总额分别达到51.42亿元、95.39亿元和171.32亿元,对应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48%、81.39%、79.1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润阳股份的流动负债是公司负债主要组成部分,2020-2022年分别为40.43亿元、79.36亿元和125.07亿元,占各期末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8.61%、83.20%和73.01%。流动负债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弱,财务风险越高。在短期内,企业需要支付大量债务本金和利息,如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撑,可能导致企业违约。目前,润阳股份被列为被执行人,立案日期为2024年6月27日。
另外,在通威股份抛出收购方案前后,润阳股份的实际控制人陶龙忠前后三次将其合计持有的14330万股股权质押给悦达集团,质押时间分别为8月5日、9月29日和10月12日。按照增资前36000万股的注册资本计算,陶龙忠持有润阳股份14594.4万股,目前已合计质押了98.19%的股权。实际控制人几乎全部质押公司股权,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债务违约风险等。此前,润阳股份IPO阶段,监管也注意到,公司二股东上海悦达新实业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达新能源”,系悦达集团下属公司)为润阳股份全资子公司润阳悦达的1.6亿元借款提供担保,作为增信措施,董事范磊将其所持发行人的9.93%股权(3438万股股份)质押给悦达新能源,陶龙忠又向范磊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的反担保。润阳股份回复问询函,范磊质押股权是为了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在产能扩建、改造和日常运营等方面均需投入大量资金。从董事到实控人高比例质押公司股权,可见润阳股份是真的缺钱。
如此,通威股份以50亿元收购润阳股份51%股权,价格是否虚高了?从润阳股份IPO估值来看,拟发行不低于10%股份募集40亿元,估值理论上高达400亿元。但此一时彼一时,行业周期毕竟如此。换一个角度,对通威股份来说,无论是降价收购或者终止收购润阳股份,反而减轻了公司的负担。不过,通威股份发布收购公告,股价确实也涨了一波。8月15日,通威股份盘中价最高来到20.19元/股,当日收盘于19.8元/股,涨幅为4.93%。
发布于:安徽省